年輕打工者沉迷“微短劇”,該如何“解套”?
原標題:年輕打工者沉迷“微短劇”,該如何“解套”?
近年來,平均一集3分鐘,爽點非常密集的“微短劇”成為許多年輕打工者的“電子榨菜”,他們有的“上頭”,有的“吐槽”,還有人為此開通平臺付費在其中體驗虛擬人生。很多迷上劇情緊湊“微短劇”的務工者反映自己陷入了付費“連環(huán)套”和上癮焦慮。(1月26日 《工人日報》)
借助短視頻崛起這股東風,互聯(lián)網(wǎng)微短劇受到了越來越多自媒體用戶的關注和喜愛,由于其劇情推進迅速,故事節(jié)奏簡單且易于“上頭”的特點,使得微短劇得以迅速傳播。
“打工人”選擇微短劇,除了看中它花費時間較少,觀看方便,可以獲取“爽感”以外,也通過一些體裁對口的微短劇來排解生活壓力,得到一些情緒價值??陀^來講,微短劇的存在確實滿足了年輕打工者日常生活的休閑娛樂需求,為他們緩解了一些壓力與工作之余的疲勞。但微短劇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“碎片化”娛樂,長此以往有可能使觀看者陷入沉迷而難以自拔,從而占用或消耗他們過多的時間和精力。加之一些微短劇需要花錢來解鎖后續(xù)劇情章節(jié),一路“追下去”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劇他們的經(jīng)濟負擔。
規(guī)范微短劇,為年輕打工者“解套”,一則要加強對微短劇的創(chuàng)作發(fā)布審核,為短劇這一“電子榨菜”提提鮮;二則要強化他們的內在自覺,去營造一種追求優(yōu)質文化需求的社會氛圍。
內容行業(yè)的興起使得微短劇作品呈井噴之勢,各種題材的微短劇在近幾年紛紛涌現(xiàn),其中固有佳作。但受限于制作團隊的實力強弱,資方成本投入的多少,使得呈現(xiàn)在大眾面前的微短劇良莠不齊。更有人戲稱“找劇半小時,追劇五分鐘”。為年輕打工人提供內容充實,導向正確的微短劇,既要加強平臺審核,嚴把質量關,減少那些劇情狗血,靠俗套情節(jié)引人眼球的“文化次品”;也要鼓勵創(chuàng)作者精心打磨劇情稿本,合理創(chuàng)新想象,推出優(yōu)質作品。
同時,也要對青年打工者加以合理引導,去促使他們用更多時間提升自我,充實精神生活。有人說:“要是有錢有閑,我就會去讀書了?!钡非蟾哔|量的精神生活最需要的是一種人生態(tài)度,生活的茍且不代表我們就失去了追逐詩和遠方的權利。正如最近由董宇輝帶火《人民文學》雜志掀起的文學熱與大眾對未來和理想的憧憬。對于打工者來說,相較于在生活的裹挾下“不得不靠短劇來尋找簡單快樂”,鼓勵他們與更加健康的放松方式擁抱;和優(yōu)質的文化產(chǎn)品重逢更為重要。
微短劇確實是一劑放松良藥,但“是藥三分毒”。這種“碎片化娛樂”能夠作為打工人忙碌生活的暫時調劑品,但它決不是閑暇時光的全部。要想讓年輕打工者接受優(yōu)質文化的熏陶,既要把“電子榨菜”做的健康可口,更要注意別讓“電子榨菜”取代了“主食”。(梁宇飛)
轉載請注明來自浙江中液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,本文標題:《年輕打工者沉迷“微短劇”,該如何“解套”?》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